-
开拓居家养老新模式 打造环京颐养新标杆
面对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我国已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三大养老模式,形成了“90、7、3”的格局——90%老年人依托社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入住养老机构。居家养老作为缓解老龄化社会压力的关键策略,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在当前养老市场的多元化需求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无论是对于高品质居住环境的追求,还是对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智慧化服务的期待,传统模式都难以完全满足。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更加全面、系统且智慧的康养解决方案来满足大众需求。
-
改革纵深 养老贴心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关键抉择》,沿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历次会议勾勒的深改之路,记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今天(16日)播出第八篇:《改革纵深,养老贴心》。
-
全国养老服务监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本报讯 记者蒲晓磊 实习生郑津 7月12日至13日,全国养老服务监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
养老院经历规范“阵痛期”
今年第二季度,杜晨在某城市运营的几家养老机构接受了7个部门超过10次行政检查,其中5次为安全生产检查,3次为安全检查。
-
旅居养老,困在低价里
与短视频平台上最有名的旅居养老品牌合作后,今年6月,有254张床位的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峰颐养中心住进了50位旅居客人。
-
入住北京养老机构: 九成以上为“老老人”
患认知症的老人越来越多,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社会给认知症老人的选项并不多,没有专门的养老机构,没有服务社区,即便到了现在,除了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大部分医院甚至没有认知障碍疾病的诊疗专科。
-
深圳建成“10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 2099个居家养老服务驿站全覆盖各社区小区
一个“10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在深圳初步建成。来自市委组织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已在社区小区全覆盖建成2099个居家养老服务驿站,其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757个、长者服务中心(站点)421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625个、小区公配物业用房等其他空间296个。
-
透析养老在身边,健康守护零距离
青岛市共有80种门诊慢特病,其中尿毒症透析、心脏瓣膜置换搭桥体内支架置入术后、白血病等47个病种,患者就诊结束时可直接在医院进行“零时限”办理,当日即可享受待遇
-
医养“零距离” 养老更踏实
初夏的上午,气温宜人,淮南市日红养老中心的大部分老人都聚在一楼活动中心,二楼的起居室格外安静。77岁的王桂兰老人输液后正倚在床头休息。
-
关爱农村老人 探索智慧养老
老年人如何安享晚年,不仅关乎个体福祉,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